孔子的弟子很多,而且有很多在当时就在各诸侯国当官,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孔子学说的影响。
因为孔子教育了大量的弟子,是私人办学的第一人,他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很多贫穷子弟的命运,并且影响了此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所以人们称赞他为“万世师表”。
为了让自己的学说能够永远传承下去,孔子在勤奋地教育学生之余,还抽时间编定了六经。
孔子编订六经,最初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弟子当教材用,后来他还把自己的理想和主张渗透在这些典籍里面,用来传给后人。
当时,教育资源被垄断在以士大夫为代表的贵族手里,他们的子弟到了八岁的时候要上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教学的内容包括六艺和六仪。六艺又称小艺,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写和计算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做贵族的基本条件。六仪又称小节,指的是六种场合的仪式、程序和礼仪规范。到了成年,他们要进入大学学习,研读《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等六种典籍,培养的是贵族子弟的思想修养、历史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
孔子编订的六经,指的就是对《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的编辑和整理。在春秋以前,这些典籍被保管在国家的档案馆和学校里,供贵族和他们的子弟学习和查阅。随着周王室的衰落,礼崩乐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官方的管理和教学人员流落民间,很多书籍也被带到了普通的人民大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