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说唱
民间说唱兼有说、唱两方面的特点,是以口头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融文学、舞蹈、音乐为一体。各地民间说唱使用的都是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口头语言的特色。如河南坠子、山东快书、乐亭大鼓、扬州评话、陕北道情等,都是在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曲艺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它们不仅以地方命名,在音乐、语言和表演形式上都保持着浓郁的地方口头表演传统。
一、民间说唱的种类
民间说唱大致可以分成“说书”、“唱曲”和“谐谑”三种类型。其中“说书”是以“说”为主,包括“大书”、“小书”和“快书”三种。“大书”即徒口说话表演的评书评话,如扬州评话、苏州评话、北京评书和四川评书等;“小书”即说唱相间表演的弹词鼓书和渔鼓(道情)琴书,如河南大鼓书、湖北渔鼓、苏州弹词、四川竹琴和陇东道情等;“快书”即似说似唱的韵诵表演的快书、竹板书,如山东快书、快板书、说鼓子和四川金钱板等。“唱曲”是以“唱”为主,包括“鼓曲”、“牌子曲”和“杂曲”三种。“鼓曲”指演唱板腔的梅花大鼓和京韵大鼓等;“牌子曲”指演唱曲牌的天津时调、兰州鼓子、四川清音和青海平弦等;“杂曲”指板腔与曲牌混用演唱的粤曲、二人转和锦歌等。“谐谑”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包括“相声”、“快板”和“独角戏”三种。属于“相声”的有相声、四川相书、答嘴鼓和朝鲜族的漫谈与才谈等;属于“快板”的有陕西快板和数来宝等;属于“独角戏”的有上海独角戏和四川谐剧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