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积极向上。积极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亦表明个体的身心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儿童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增强,稳定性逐渐提高,并开始学习合理地疏导消极的情绪。如果某个儿童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整天闷闷不乐或一触即发、暴跳如雷,那么该儿童的心理就是不健康的。
人际关系融洽。儿童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同伴,或成为群体中不受欢迎者。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能够谦让;自己快乐,同时也能让他人快乐。
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为核心、最为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
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儿童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诸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心理健康的儿童应没有严重的或复杂的心理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