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冈仓天心是日本人,所以书中亦存在基于日本立场的“夷夏之辨”。若深察吾国自宋以降不绝于史的黍离麦秀之叹、荆棘铜驼之悲,当能体会到冈仓天心的苦心孤诣,同时我们也不宜因掌握了他的局限性而自傲于当下的政治正确,只宜借他的局限性反观到我们自身。正因为如此,我们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全译本,并把《理想之书》《觉醒之书》《茶之书》结为一册,让这三部冈仓天心的代表作一次性完整呈现,便于读者对照省览,以把握作者思想的全貌。
最后要说的是,译事之艰不足为外人道也,特别是一个百余年前的日本人的英文著作,时间和空间的隔离刻画出字词的斑驳陆离,无论如何也打磨不出当代的油光锃亮,只得作罢。回头一想,或许这种与当下阅读习惯的疏离,恰可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殊语气和神态。当然,若有错讹,文责自负。限于水平,诸多不足在所难免,亦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希望未来能有更完美的版本呈现给大家。
在兹
2019年5月
茶之书(一九〇六)
吕灵芝 译
第一章 人情之饮
茶,始于药,继为饮。在8世纪的中国,茶作为一种雅士之趣走进了诗歌世界。时至15世纪,茶在日本被奉为一种美学之道——茶道。茶道教人在污浊的日常中寻觅潜在的美。它崇尚纯净和谐,教人以互爱之精妙,秩序之情怀。它的本质是赞美残缺,试图以一种慈悲的心境,在无常的人生里成就细微的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