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间带供应早餐要多少钱?”他问旅馆老板。
“不同房间有不同的价格,二楼房间15马克一天,三楼房间12马克一天,四楼10马克,五楼只要7马克。”
克诺先生考虑了几分钟,然后提起箱子就走。
“您觉得价格太高了吗?”老板问。
“不,”克诺回答,“是您的房子还不够高。”
一般说来,幽默应避免敌意和冲突,否则,幽默就会被减弱或者消亡。从这个意义上讲,婉言曲说最适合构成幽默。
一个法国出版商想得到著名作家的赞扬,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想,要得到一个大人物的好感,必须先赞扬赞扬他。
这天,他去拜访一位知名作家。他看到作家的书桌上正摊着一篇评论巴尔扎克小说的文章,便说:“啊,先生,您又在评论巴尔扎克了。的确,多少年来,真正懂得巴尔扎克作品的人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两个。”
作家一听就明白了出版商的意图,便让他继续说下去。“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您了。可是还有一个呢?您说,他应当是谁?”
作家说:“那当然是巴尔扎克自己了。”
出版商顿时像泄了气的气球,悻悻地走了。
出版商想求得知名作家的赞扬,故意登门拜访。作家呢,不好直接拒绝,就来了个婉言曲说。出版商把世间懂巴尔扎克作品的人确定为两个,一个,他自然要送给作家了;另一个,他是给自己预备的。但自己说出来那太没涵养,况且自己认可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得到作家的赞同,还是启发作家说出来吧。由此,出版商一直沿着自己的设计和思路,准备着一种情感——他期待着作家的赞扬,让作家指出他是懂巴尔扎克作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