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佩玉制度存在标准和既定的规格,但大概只限于在礼制上使用。当时战火四起,诸侯国众多,衣冠服饰的风格各不相同,各个国家的习俗也不一样,因此衣饰也都保持自己的特色。照此来看,当时佩玉不可能有太过于正式的标准,可能是在一种大致规范中保持着各自的特征。正是因为如此,在组佩中几乎没有形式完全相同的佩饰。
当人们把用丝绳或丝带串联的一组玉佩挂在腰间时,只要一走路,玉佩相互碰击会发出清脆的响声,非常有节奏感,而且很好听。玉佩发出的声音是否有节奏,反映了人们的步伐节奏,如果玉佩发出的声音比较乱,说明走路的人没有掌握好节奏,走得有些着急,失了礼仪。由此可见,佩戴玉佩在当时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礼仪约束。因此,这种玉佩又被称为“节步”。一个人走路快慢不同,所佩戴的玉佩也是有所区分的。正所谓“改其步履之急徐长短,改其佩玉之贵贱”。当时地位越高的人,他们走路的步伐就要越慢越短。为了显示他们的高贵身份,他们的佩玉一般长度更长,做工更加复杂精致。到了后来,人们不再受到礼制约束,玉佩彻底成为高贵人士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