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并不能全怪银行。因为在银行的现有金融文化里,具备“嫌贫爱富”的基因。为什么这样说呢?银行这种金融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其资产多为信贷性资产,而信贷性资产又属于典型的风险性资产,一旦信贷违约,这些资产假如没有实物抵押,就意味着化为乌有;同时,我国银行在经营中,强调“金融稳定”,这就使得银行必然要选择有实力的大企业作为优先服务对象。
在这样的金融理念下,由于我国尚且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与企业信用体系,那么,银行通过“嫌贫爱富”来确保自己的盈利就不足为怪了。但这种金融文化很不利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其创意,使得大企业依据规模优势就可以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而一些有创意的小企业,却因金融服务不到位,难以快速发展起来。实际上,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广大中小企业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应该说,传统金融的弊端还不仅仅在于此;由于金融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处于核心位置,因此,金融的落后必然拖累整个经济的运行。关于这些问题,我已在书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要发展,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广大中小企业要繁荣,改变传统金融模式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正是因为这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互联网金融,刚一进入公众视野,就使得传统金融长期难以解决的顽疾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