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写一位15岁从军、80岁侥幸生还的老兵,回家后面临家破人亡的破败景象,以及他孤独、悲凉的心境。对封建时代那种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全篇无一奇字奇句,全用白描,然描写真实动人,富于感染力量。这类题材,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三,描写了游子思乡的悲苦。
游子思乡是汉乐府的一大主题。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平民百姓外出谋生,遇到种种困难,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但欲归不能,心中极其悲苦。如《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远在他乡,对家中牵肠挂肚,思乡的悲哀难以言喻,就像车轮在里面不断转动。再如《艳歌行》,描写在外行役的几兄弟辛苦劳作,衣破而无人缝补,好心的东家主妇代为补衣,却引起男主人的怀疑,由此引发客居多嫌、“远行不如归”的感慨。自汉乐府多有游子思乡之诗后,后来诗作中的游子思乡,多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