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此时也在心中这样的问着自己。
“主公,还请节哀!活下来的人唯有好好的生活下去,才能对得起他们的牺牲!”
一旁的荀彧触景生情,饶是他冷静淡定,智计百出,此时也被杨帆的两句话给乱了心神。
这样的场面,荀彧从未见过,他从未见过肯为百姓牺牲的军人,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大多二十岁上下,正处青春年华之时,却为了其他人的幸福生活,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不归之路。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只属于杨家军的精神,直到这时,荀彧才真正为自己能身为杨家军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杨帆洗脑灌输,而是他荀彧终于知道了他自己该追求什么,该为什么而去奋斗。
“人这一辈子,短短数十年,他们都是好样的,我们该引以为傲,这是杨家军的英雄,这是并州百姓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将会被铭记史书,将会被后人传唱,我们现在该做的,应该是送英雄上路!”
戏忠也发现了荀彧的转变,往往一个人的转变会从他的一言、一语或一个动作就能看得出来,戏忠非常欣慰,因为他的好友终于想明白了一切,想明白了主公杨帆为何会带出一支打不垮、战必胜的劲旅,想明白了并州的百姓为何会对杨帆竖起长生牌,衷心的拥护杨帆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