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这似乎不必要,我刚才不已经把“实质”、“形式”和“表现”三个名词的定义下得很清楚了么?
褚:不错,但是你的看法只是许多看法中的一种。也还有人谈“实质”、“形式”、“表现”诸名词时,所用的意义和你所用的完全不同。
鲁:我们倒很情愿知道你所说的其他意义。
褚:说话最怕笼统和悬空,我们最好举一个实例来分析,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是人人熟悉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请问诸位,在这一首诗里我们一眼就看到的是什么?
孟:20个字。“文字”是诗的因素,那是很显然的。
褚:文字并不是一个必要的因素。诗不一定要用文字写出来。在没有文字以前就已经有诗歌。现代民歌大半仍未用文字记载。
秦:纵然没有文字记载,既是一首诗歌,总得可以在心里想着,或是在口头念着,这其实还是用文字。
褚:这不是用文字,是用语言。不过这个分别我们暂时可以丢开,叫它“文字”也好,叫它“语言”也好。不过它包含“意义”和“声音”两种要素,这一点大概我们都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