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族、高官来说,称呼“老兵”是极不尊重的,谢奕仗着和桓温关系铁便无所忌惮,可从其内心来看,桓温的“兵头”出身依然不被王谢高门所认可,依然是他们取笑和奚落的污点!
当然,谢奕这么做也是无形之中促成着一件好事,那便是让原本夫妻感情平淡的桓温与司马兴男可以多多联络下感情,对于桓温家庭幸福倒是帮助略大。南康公主每每看到桓温进来,就略带幽怨地说:“要不是这个放荡的谢奕,我怎么能见到我的郎君啊(君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刘惔和谢奕这样的故友桓温可以努力做到不计较,可是面对其他门阀的冷眼和轻蔑桓温却无法做到无动于衷。愤怒夹杂着自卑,让桓温注定在悲情之路上越走越远……
许多年后,同样是以“兵头”起家的刘裕刘寄奴面对世家大族的冷眼旁观则是采取了与桓温截然不同的做法。他没有纵容,有的只是刀剑立威,即使是一路走来的战友诸葛长民,当他不经意间流露出轻视刘裕庶族出身的态度时,换来的依旧是死亡代价。刘裕的出身显然要比桓温低得多,可他在面对高门士族时却有桓温少有的自信,所以他最终是驾驭住了这群“冢中枯骨”。而桓温呢?奋斗了一辈子最终也只是努力将自己跻身进门阀中的一员,让子侄辈重走门阀政治的老路,终究在“桓楚王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历史洪流中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