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文
要使人的精神旺盛,就要效法五龙。旺盛的精神中有五气,精神是五气的总帅,心灵是五气的住所,品德是精神在人身上的表现。凡属培养精神的地方都归于“道”。所谓“道”,就是天地的本源,是天地的纲纪。创造万物的地方,就是天产生的地方。化育万物的气,在天地之前就形成了,可是没有人见过它的形状,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名称。于是称之为“神灵”。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源泉,而“一”是变化的开端。品德可养五气,心能总揽五气,于是产生了“术”。“术”是心气的通道,是魂魄的使者。人体上的九个孔和十二舍是气进出人体的门户,心是这些的总管。
原 文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①。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②,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③。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④。此之谓化。
注 释
①真人:道教所推崇的修炼得道的理想人物。②内修炼:修身养性。③类:类别,类推。④舍神:使精神得到归宿,保持镇静与专一。
译 文
从上天得到生命的人是真人,真人与天融为一体。明白这些道数的人,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才明白的,这就叫作“圣人”。圣人能以此类推而明白一切道理,人与万物一起生成,都是事物变化的结果。人所以能知晓事物,主要是有九个可以接受事物的“窍”。如果对事物有所疑惑,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排除,如果仍然不通,那就是方法不当。当九窍畅通之时,五气就会得到滋养,滋养五气就要使精气保持镇静与专一。这就是所说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