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针刺治疗疾病,必须对经络的虚实情况进行诊视、察验,用手来回切按,弹动经脉,感觉到随手指而动的经脉的部位后,将取出的针刺人穴内。如果手足六经脉气处于调和状态,则说明没有得病,即使是有些小病,也能在不诊治的情况下自行病愈。倘若任何一条经脉发生上实下虚而阻塞不畅的情况,这一定是横行的支络中存在旺盛的邪气,影响了正经气血的运行从而造成堵塞不通的现象。治疗时应将发病部位找到,对其运用泻法,这就是所说的解结法。
人体上部出现寒象、下部出现热象的,应首先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颈部四周的穴位,并让针在此停留较长的时间。针刺之后,还得对颈部和肩胛部进行温熨,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能将上部的寒邪赶走,使热气从下到上融会贯通,此时才能停针,这就是所说的“推而上之”法。倘若人体上部是热象,下部是寒象,并通过诊察发现在下部经络中存在下陷不充的虚脉时,就应当运用补法,使其阳气运行到下部后停针,这就是所说的“引而T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