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的不同形式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着对课程的领导与监控的思想。外部评价、结果评价等鲜明地体现为外在的对课程的领导和管理,是课程领导力的外在体现;而内部评价、过程性评价则更多地体现出课程管理的民主风格,是课程领导力的内隐方式。
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说,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与参与者,园长都要重视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课程评价具有诊断、调整、优化以及鉴定等多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能够帮助园长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另一方面,也支持园长进行课程管理,做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更重要的是,课程评价是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和实施途径。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功能、对象与类型
提到评价,人们就会将其与“判断”“价值”等概念联系起来,课程评价也不例外。“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把评价看作对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而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1981)对课程评价的定义是:对某一对象(方案、设计或者内容)的价值或优点所做的系统探查。概括来说,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过程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也不例外。要深入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必然涉及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对象、评价的类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