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士淳自己便是两榜进士,读书学问上极佳,现在听朱慈爝说,将来竟然不用读书了,自然不会高兴!
朱慈爝也早就料到了冯士淳的不满,耐心解释道,“老师,咱们身边,现在最要紧的,并不是会写八股文,熟读经史的人。而是能够管理好内政,发展工业,兵力的人。”
“否则,老师难道不想重回故乡,真的要一辈子蜗居在这片海岛之中么?”
不得不说,这番话显然戳中了冯士淳的心事。
他身为朱慈爝的老师,也是为大明尽忠到最后的一批人之一,自然希望朱慈爝能光复大明,驱逐鞑虏。
“这科举一事,等到我们驱逐鞑虏之后,再做定夺。”
“如果到时候老师仍旧觉得我的想法是错的,我们再做商讨不迟。”毕竟冯士淳身份不比旁人,若他激烈反对,朱慈爝也不愿意和他激烈冲突。
于是干脆和缓了一下语气,用了个拖字诀。
冯士淳又岂会听不出来,但朱慈爝愿意给他一个台阶,哪怕是将来再做变动,至少也是留了个话口的。
现在……就暂且听学生的吧。
“殿下既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臣下就不再多言了。”
“只是科举毕竟是祖宗体统,殿下还是要慎重的好。”
第三十七章 瓷器匠人
对于冯士淳这种保守想法,朱慈爝并没有急于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