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活动家,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根据《墨子》中所含篇目的内容,将全书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7篇。
此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銛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修身”则为儒家之言。《所染》篇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法仪”疑是法家之言。《法仪》《七患》《辞过》《三辩》是墨家对墨学概要的记述,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25篇。
此类是墨家主要政治思想的代表。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其他各篇都有“子墨子曰”四字,这被认为是墨子弟子记述的墨子言论。
第三类:《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