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末,东省特别区教育厅决定在一面坡新成立一所中学,叫第六中学(第一、二、三、四中学都在哈尔滨,第五中学也是新建的),教育厅派一个“督学”来创办,他先上红俄学校参观,发现舒群是中国人,便把舒群赶出红俄学校,令其上第六中学。舒群被迫离开了他心爱的红俄学校,辞别了女教师周云谢克列娃。临走时,苏联女教师送给舒群两本书,一本是通俗的共产主义读本,一本是“七人”编著的俄文文法,果里没东西送,给的是几滴眼泪。夏初,舒群转入一面坡东省特区第六中学。
1930年春,十七岁的舒群经少年朋友温少筠同学的帮助,又重新回到哈尔滨一中初中三年级读书。当时,哈尔滨一中分成两派,一派反帝反日,一派反苏。反帝反日派是主流,它有反帝大同盟组织的领导,反帝大同盟的活动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是党的外围组织。舒群一入学,便参加了这场斗争。
因为舒群对共产党、十月革命,对列宁早有了解和认识,所以他积极参加反帝反日派,跟反帝大同盟一起活动。他参加游行、示威,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演活报剧。舒群亲眼看到了抗日势力的高涨,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在这期间,舒群开始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如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卡尔曼》《高龙巴》,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二十年后》,以及英国唯美派大师王尔德的作品。同时,还阅读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田汉、蒋光慈、杨骚、白薇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使他对国家、社会和人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舒群从阅读大量的文艺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文学上的老师蒋光慈。蒋光慈的作品给舒群的早期创作以有力的影响,指引他走上文学道路。然而,哈尔滨一中的大门口,却醒目地张贴着校方禁读蒋光慈作品的布告。舒群看了十分气愤。当局和学校越禁止蒋光慈的作品,越引起广大师生对蒋光慈的热爱,越争读蒋光慈的作品。舒群阅读并研究了蒋光慈的大量著作,着重熟读了当时影响最大的两部诗集《新梦》《哀中国》。舒群深深被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强烈仇恨所感动。舒群特别喜欢蒋光慈作品中所充满的革命激情及艺术魅力,这对舒群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形成自己作品的艺术风格有着很深的影响。从舒群作品深沉、激越、悲愤、有力的艺术风格和含蓄深邃、铿锵作响的文学语言,也可看出蒋光慈作品对他的极大影响。舒群曾说:“蒋光慈的作品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不仅影响到我的思想,而且也影响了我后来从事的写作。蒋光慈即使不是我的第一个政治老师,政治老师有家庭、有社会、有周云谢克列娃,然而,他确实是我的第一个文学老师,是我没见过面的第一个文学老师。”暑期,舒群于哈尓滨一中读完初三毕业。这时,恰巧听说一所免费的哈尔滨商船学校招生,校长是王时泽。这是青岛海军学校分校,但需具有高中一年级的学历方可报考,当时有两位喜爱他的教师热心地帮助他突击补课,并搞了一份证明,舒群终于考入商船学校驾驶丙班。九一八事变第二年,该班并入青岛海校。舒群投考此学校,并不是醉心于“造就海军将校之材”的宗旨,无非为他的“官费”。在这个学校,舒群熟识了进步同学、党的地下工作者傅天飞,接触了数学老师、后来成为抗联领导人之一的冯仲云,但还是因为家庭生活无着,只读半年书就退了学。但他对这所学校有深刻的印象,他曾回忆说,这学校与世隔绝,同监狱一样,铁网一围,防范森严;同庙宇寺院一样,宁静恬漠,不染红尘;同孤山孤岛一样,空空落落,满眼荒凉,是一处多么奇特的境界。然而,学生供给一律官费,衣住不说,吃的是双合盛面粉,学习用的是派克钢笔、英国仪器、英国的对数表。除外,每月发给五元补助费,随你零用,买牙膏、肥皂之类。有着如此优越生活的学生对老师却格外挑剔。在冯仲云之前的那位教授,第一堂课竟被学生出的三道题难倒打道回府。据了解,那位教授并非草包,几何很有水平,与那位数学教授相比,穿着破旧的冯仲云尽管被严肃地介绍为“教授”,但那些穿水呢料海军制服的学生,对这位身材瘦高衣不合体(冯仲云离开清华来东北时,刚出狱不久,所穿衣服是同学们凑的)的二十二岁教授,自然也以三道难题作为见面礼,没想到这位瘦高穷酸的冯教授很快把三道难题一一解出。一下子,冯教授在学生中建立了威信,其大名也很快传到校外,有些学校慕名请冯教授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