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心得
朱子集注:防,地名,武仲所封邑也。要,有挟而求也。武仲得罪奔邾,自邾如防,使请立后而避邑。以示若不得请,则将据邑以叛,是要君也。范氏曰:“要君者无上,罪之大者也。武仲之邑,受之于君。得罪出奔,则立后在君,非己所得专也。而据邑以请,由其好知而不好学也。”杨氏曰:“武仲卑辞请后,其迹非要君者,而意实要之。夫子之言,亦春秋诛意之法也。”在孔子看来,臧武仲虽智而不能顺、恕,不可取。
(十五)
原 文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①,齐桓公正而不谲。”
注 释
①谲:欺诈,玩弄手段。
译 文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读解心得
孔子评价晋文公与齐桓公为政方式的不同。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齐桓公与晋文公是春秋两霸,他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会盟诸侯,都取得了成就。马融:“伐楚以公义,责包茅之贡不入,问昭王南征不还。”齐桓公曾率师伐楚,责问楚子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和周昭王南巡不回的问题,义正而辞严,故孔子说他“正而不谲”。“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晋文公曾召周天子至河阳而朝诸侯,以臣召君,是非礼之举,城淮之战又弄权术而制胜,故孔子说他“谲而不正”。晋文公和齐桓公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