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叔未对。
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
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世禄世卿、代代显宦”是自古以来士庶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最为着意的追求。但以贤者的视角来看,它们终是远远不及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流芳百世、天长地久。唐代鸿儒孔颖达是这样解析“三不朽”的: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三不朽”,即是三千年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自身生命圆满的三项最高目标。然而,在那么多的高人贤士当中,能够同时实现这三大目标者,实为屈指可数。便是在后世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毕生之中也仅在立德、立言上有所建树,而于“立功”则郁郁乎未能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