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你向别人提要求的时候,也有别人向你提要求的时候。如若该要求正好在你可承接的范围之内,那么顺水推舟,彼此和悦融洽;如若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不得不拒绝,但又不能得罪他人,那该怎么办呢?一般而言,为不使双方撕破脸皮,避免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尴尬,也必须“委婉地表达己意”。即当一个人有求于己,而自己又不能或不想满足他时,不失和的做法是,即便真要拒绝对方,也不能当面一口拒绝,而要先找一个好的理由——当然应该是诚恳的而不是编造的,不然事后一旦被拆穿则后果会更遭——以便照顾对方的面子,然后再委婉地予以拒绝。否则,这就是不顾情面的无礼行为,有可能让对方一时下不来台,颜面尽失,导致得罪他人,严重的甚至会恼羞成怒、反目成仇。因此,一个善于做人的中国人在这种时候,一般会有既不让自己与对方撕破脸皮,又能达到自己行动目的的待人处世方法。
(二)对待诺言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三)对待对方过错应遵循委婉劝说的原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与人交往时,若对方犯了过错,应怎样对待呢?中国人认为,此时应遵循委婉劝说的原则,给人留有余地,点到为止,以善意提醒对方为好,让对方早日醒悟并及时改正错误。东汉时期,罗威的庄稼屡受邻居的牛践踏,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理。罗威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每天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