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漠视型”
漠视型指对和谐的工具性和价值观特质全然不顾。这种认识意味着对人际关系的全面否定和忽视。在解决争端时,他们全然不顾及如何维护人际关系。“漠视型”和谐以提高利益或效率为唯一目的,对人的情感需求置之不顾,忽略对人际关系的关心,这种处理方法往往带来人际关系失和,令集体内人际关系充满矛盾和混乱。
从图4-1来看,梁觉的和谐二元矩阵模型与黄光国提出的冲突解决模式具有相似之处。黄光国以“追求个人目标与放弃个人目标”和“维持人际和谐与不顾人际和谐”两个向度建构出五种冲突化解模式的雏形。[8]见图4-2所示,该模式假设:行动者之所以必须采取某种冲突管理模式,是因为他的对手坚持要达成其个人目标。面对这样的情境,个人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是:“要不要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要不要达成个人的目标”。
图4-2 冲突解决的五种基本方式
中国人在出现矛盾时,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只是简单地避免冲突,而会根据社会互动的目的来决定是否采用冲突和斗争的策略。倘若他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而放弃对个人目标的追求,他会做出“忍让”(endurance)的反应;倘若他不顾人际关系的和谐,坚持要追求个人的目标,他会和对方发生“抗争”(confrontation);倘若他为了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对方发生对抗,而又不放弃个人目标,他可能采用“阳奉阴违”的方式来达成其目的;倘若他既考虑人际关系的和谐,又不愿意在个人目标上有所退让,他可能和对方“妥协”(compromise);倘若他不顾人际关系的和谐,又不想设法在和对方的互动中追求个人目标的达成,他和对方的关系便可能宣告破裂(severance)。黄光国的这五种冲突解决模式与梁觉的和谐二元矩阵模型联系在一起正好构建了组织管理中典型的人际和谐与冲突的转化机制。